重视市场调查的李维公司
LEVI'SR是美国西部最闻名的名字之一。它也是世界第一条牛仔裤的发明人Levi Strauss(李维•施特劳斯)的名字。1847年,年仅十七岁的李维•施特劳斯从德国移民至纽约,几乎完全不会讲英语的他在美国的起初几年是为他的两名兄长打工。他在纽约及肯德基一带的偏僻市镇和乡村到处贩卖布料及家庭用品,他有时甚至露宿路边或在空的车房里过夜。加州淘金热的消息使年轻的施特劳斯相当入迷,他于1853年搭船航行到三藩市,随身携带了数卷营帐及蓬车用的帆布准备卖给迅速增加的居民。但他发现帆布有更好的用途,因为有一名年长的淘金人告诉他应该卖的是能承受挖金粗用的长裤,于是他把卖不完的帆布送到裁缝匠处订制了第一件Levi's牛仔裤。就在那一天,Levi'sR的传奇诞生了。
由于当时淘金工所穿的衣服皆为一般棉布衣,较易磨。牛仔裤则以其坚固、耐久、穿着合适获得了当时西部牛仔和淘金者的喜爱,大量的订货纷至沓来。李维·施特劳斯于1853年成立了牛仔裤公司,以“淘金者”和牛仔为销售对象,大批量生产“淘金工装裤”。
刚开始,李维·施特劳斯用厚实的帆布裁出低腰、直裤腿、窄臀围的裤子;后来,他放弃帆布,改用斜纹粗棉布,那是一种在法国纺织以不变色靛蓝染料织成的强韧棉布,穿起来更舒服。由于此种裤子精悍俐落,因此也深得牛仔们的喜爱,渐渐便成为牛仔们的特色。
从1860至1940年期间,李维公司对原创设计作了不少改良、包括铆钉、拱形的双马保证皮标以及后袋小旗标,如今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正宗Levi's牛仔裤标志。目前,Levi Strauss公司的确已成美国传统,对全世界的人来说,它代表的是西部的拓荒力量和精神。
在李维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搞好市场调查,树立牢固的市场观念,按用户需要组织生产的市场决策。根据市场调查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李维公司认为,应该把青年人作为目标市场。为满足青年人的需要,李维公司坚持把耐穿、时髦、合体作为开发新产品的主攻方面,力争使自己的产品长期占领青年人市场。在20世纪60年成,他们了解到许多美国妇女喜欢穿男牛仔裤。根据这种情况,李维公司经过深入调查,设计出适合妇女穿的牛仔裤、便装和裙子,1978年的妇女服装销售情况看好,销售额增加了58%。
为了满足市场需要,李维公司十分重视对消费心理的分析。1974年,为了拓展欧洲市场研究市场变化趋势,了解消费者爱好,向德国顾客提出了“你们穿李维的牛仔裤,是要价钱低、样式好,还是合身”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多数首要的是“合身”。于是,公司派专人在德国各大学和工厂进行实验,一种颜色的裤子,竟生产出了不同尺寸、不同规格和45种型号,大大拓展了销路。公司还根据市场调查获得的各种有关用户的信息资料,制定出五年计划和第二年度计划。虽然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但由于李维公司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市场调查经验,所制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同市场实际销售量只差1%~30%,基本做到了产销统一。李维公司的销售网遍及世界70多个国家,他们对所属的生产和销售部门实行统一领导。他们认为产销是一个共同体,二者必须由一个上级来决定,工厂和市场之间要建立经常性的情报联系,使工厂的生产和市场的需求保持统一。为此,公司设立了进行市场调查的专门机构,在国内、外进行市场调查,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依据。
正确的市场决策,带来了李维公司的大发展。公司在20世纪40年代末销售额只有800万美元,1979年增加到20亿美元,30年增加了250倍。近20年来,李维公司已发展成为活跃于世界舞台的跨国企业,公司按地区分为欧洲分部、拉美分部、加拿大分部和亚太分部。各分部分管生产、销售、市场预测等项事宜。李维公司拥有120家大型工厂,设存货中心和办事处以及3个分公司(美国李维牛仔裤公司、李维国际公司和BSE公司)。分公司有规模庞大、设备先进的生产厂42家,最大的一家年生产能力达到1600万条。1979年,李维公司在美国国内总销售额达13.39亿美元,国外销售盈利超过20亿美元,雄居世界10大企业之列。
思考题
1、本案例中,你认为李维公司成功的关键在于什么?
2、李维公司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调查分析时,能否用观察法来调查?
3、营销调研是否为一门精确的科学?为什么李维公司所制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同市场实际销售量相差为1%~30%,仍可以说基本做到了产销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