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门票价格制定全攻略
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成功地召开。从奥运会召开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到奥运会结束之后所创造的经济收入及产生的经济效应,无不成为人们争相讨论的话题,奥运会门票价格的制定当然也不例外。
类似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的主要收入有门票,赞助,出售电视转播权等,其中门票的收入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奥运会门票是观众进入奥运会赛场观看比赛的凭证。奥运会的全部门票包括开、闭幕式门票,各项比赛门票,但并不包括为宣传奥运会而举办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的门票。定价是奥运会门票工作中的核心工作,是决定观众上座率和门票销售收入的决定性因素。从总体来看,近3届奥运会各项目比赛门票的价格水平大致可以分为3个区间,即低于500元人民币,500~1 500元人民币和1 500~3 000元人民币。据统计,同一届奥运会中,高票价项目(价格高于1 500元)的数量最少,中等票价项目(价格在500~1 500元之问)的数量其次,低票价项目(价格低于500元)的数量最多,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历届组委会在确定票价体系的过程中,既重视实现预期的票务收入,同时也重视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观众的需要,在收入和上座率之间寻求平衡。
门票定价要考虑到制约门票价格的各项因素,具体而言,包括:国际奥委会对门票价格的基本标准,奥运会组委会对门票的定价方案最终须经国际奥委会批准,所以组委会所定门票价格应考虑到国际奥委会的态度;居民的消费水平、通货膨胀率;往届奥运会的门票价格;奥运会各项体育比赛的普及程度,尤其是本地观众对不同竞技体育项目的喜好程度;奥运会场馆的容量和类型;比赛的开始时间、同期进行的比赛项目状况;比赛的重要性权衡;东道主竞技体育的竞争力等。
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奥组委需制订合理的价格策略,主要的价格策略有单一价格策略和价格歧视策略(差别价格策略)。对于奥组委来说,单一价格策略并不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定价策略。奥组委作为奥运会比赛服务商品的惟一供应者,具有市场垄断优势,为追求最大化利润,奥组委的垄断行为常常造成部分市场效率的损失,单一的价格策略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最大需求,也不能实现奥组委的最大化盈利。因此,价格歧视策略成为奥运会门票定价的基本策略。所谓奥运会门票的价格歧视策略,是指奥组委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或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门票价格。价格歧视一般分为三级。
一级价格歧视策略是指垄断厂商向每一名消费者索要其保留价格(消费者愿意为每张门票所支付的最高价格)。然而,现实中完全的一级价格歧视几乎不存在。考虑到奥运会观众数量众多且来源复杂的特点,奥组委通常采取不完全的一级价格歧视策略。例如,奥组委根据看台座位区域不同制定不同的门票价格,一方面对座位位置较好的观众收取较高的价格以剥夺其部分消费者剩余;另一方面,对位置较差的观众收取较低的价格以扩大门票销量,从而增加总收益。
二级价格歧视策略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商品或服务根据消费者购买量不同而收取不同的价格。二级价格歧视策略在运动会门票定价中运用主要表现为:对套票和团体票的优惠政策。
三级价格歧视策略是指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组之间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差异而向其收取不同的价格。奥组委运用三级价格歧视策略的通常做法有:奥组委根据比赛项目在国家或地区间观众偏好程度的差异性,以及其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制定不同的价格和调节门票数量的分配,针对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收入水平的观众制定不同的价格。比如对学生实行优惠政策。
北京奥组委最后采取了低价策略及价格歧视策略,其中低价策略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考虑到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2006年11月29日,北京奥组委公布了第29届奥运会的门票价格:根据此次的定价政策,在全部可售票中,定价等于或低于100元的票数占58%,接近六成门票不过100元。奥运会共设置240种票价,30元至5 000元不等。除开、闭幕式及一些热门项目决赛外,大部分赛事的门票价格都定得比较低。
在制定的票务方案里,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价格、预赛和决赛的价格、社会人士和学生的价格都有着相应的区分。其中,奥运会开幕式门票最低价为200元,最高价为5000元,雅典奥运会最高票价为950欧元,按照当时的汇率约为9 650元人民币;闭幕式门票最低价为150元,最高价为3000元。奥运会比赛门票最低价为30元,最高价为1000元。其中,预赛门票最低价为30元,最高价为300元;决赛门票最低价为60元,最高价为1000元。此次奥运会共有可售门票700多万张,其中向国内公众公开发售的门票数量不低于总票量的50%,高于近几届奥运会的比例。
另外,奥组委还对青少年特殊照顾,在北京奥运会可售票中有14%用于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这14%的门票采取5至10元的低票价,定向发售给全国中小学生和青少年运动员,很好地体现了《奥林匹克宪章》所倡导的教育意义,强调体育、文化、教育相结合,强调培养良好的身体、心理以及道德素质。而且为了照顾个体公众需要,北京奥组委未设团体票,这是为了避免强势群体侵占个体公众的利益。
思考题:
1、北京奥运会的门票价格的制定采用了什么样的价格策略?试分析该价格策略在奥运会中的运用。
2、你认为在北京奥运会门票价格的制定过程中还可采取其他什么价格策略?